在後疫情的遠距時代,消費者已經習慣運用數位管道取得消費資訊,預約服務及下單購買,而企業在數位轉型上需要做的的佈局及投資進程也在這短短的幾年被高速壓縮,可以說,數位行銷主導銷售的趨勢已經變成主流了!
當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及產品都躍上網路後,如何保有甚至擴大企業在網路能量,透過數位手法抓住顧客,促進回購,是關乎著自身存亡的議題。更多企業也意識到,必須搭建屬於自己的顧客資料庫,想辦法直接經營顧客,只是靠廣告投放及通路銷售已經不足夠了!
如果你上過行銷相關的課,可能對「顧客購買旅程」(customer journey) 跟「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 這兩個框架不陌生。所有的企業都會希望,投放廣告後立刻可以自動成交轉單,但準客通常三心二意,需要接觸溝通好幾次,才有可能產生訂單。在追逐顧客的過程中,誰可以更早搶到顧客眼球,持續培養好感,創造購買動機,誰就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
在廣告預算有限的狀況,行銷人的任務就是在可負擔的成本下,陪跑顧客shopping的馬拉松
行銷漏斗目標 | 該如何達成? |
↓ 降低顧客的持續溝通成本 | 盡早建立自有流量池,準客溝通管道,不用一直買廣告就可以再行銷 |
↑ 增加互動頻次及分眾貼標 | 混搭娛樂、教育及導購活動,透過互動進一步了解顧客面貌及需求
|
⊕ 更精準的再行銷提高轉換率 | 分眾持續溝通,在適當的時機提供適合的產品及個人化提案導購
|
經營熟客回購提高顧客終身價值
|
建置顧客VIP會籍及點數計畫,獎勵熟客並強化品牌忠誠度
|
強化口碑推薦力道持續獲客 |
設計推薦獎勵機制,讓品牌粉絲不但自己買,還揪朋友一起買
|
在網路技術發達的今天,甚至中小企業的行銷者,都能夠運用更有成本效益的數位工具,把行銷漏斗裡的每個環節執行出來!
在流量紅利消失及第三方cookie死亡的時代,你不再能輕易的從社群媒體如Facebook、IG、youtube或其他任何網路媒體得到便宜的流量。投放廣告會越來越貴,所以當你花錢買人潮 (包括與KOL合作)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建立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你要把買來的流量轉換成成本低及可做精準溝通互動的名單,才能有效降低再行銷成本,繼續開發那99%沒有馬上買單的潛在顧客!
怎麼做呢?邀請加社群媒體帳號關注或訂閱不是不好,但畢竟平台競爭大,想要多一點曝光可能都還要再付廣告費~ 你可以在跟準客互動時進一步邀請訂閱電子報(收集 email)、邀請加入LINE官方帳號好友(可一對一推播)、邀請加入自己的會員 (收集手機號碼/email)、下載自己的手機APP等,在買廣告時就要一起把這個環節設計好。
除了經營社群媒體,更要有計畫的把準客的聯繫方式,如email,手機號碼,及個別好友LINE帳號收集下來,以利日後做更低成本且精準的再行銷。
在曲折且可能漫長的顧客購買旅程中,最怕的就是被顧客遺忘或嫌棄!就算已經初步取得了顧客的聯繫方式,如何保持著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平衡關係是關鍵。品牌力來自心佔率,所以你必須好好經營顧客關係,才有辦法擠進他決定購買時的口袋名單~
你可以針對不同客群設計各種有趣的互動、提供對顧客有價值的資訊及諮詢、再時不時祭出優惠好康,讓他樂意跟你保持關係!
在執行面,你可以設計各種互動型的社群行銷活動,不但可以精準跟你的TA客群溝通,還可以透過互動,收集有價值的顧客資料。 更棒的是,向擴散力強大的社群媒體借力,你的活動還可以享受源源不絕的口碑宣傳!
「一回生,二回熟」,從顧客第一次接觸到成交,購買旅程中的接觸互動頻率越多次,成交機會越大
切記,你賣的不是產品,而是你的顧客需要的「解決方案」!還沒購買的準客或購買頻次不高的顧客,可能沒有足夠的購買資料供你分析,但你在持續互動過程中,所收集到的「軟」資料如他的興趣習慣及生活狀態,加上你能夠追蹤到的網路行為,可以讓你能更完整掌握他是誰及他想要什麼。
這就是現在行銷人都在做的貼標再行銷--把你要訴求的不同客群區分出來,然後在對的時機及對的溝通管道,提出對應的商品組合及優惠方案,做更精準的導購。
在數位世界裡,你可以切出無數個客群來實驗,也可以運用你所累積的數據運算做分眾,甚至自動化行銷。